這是第一堂課開始的前十分鐘,解決多年音色的困擾!我們倆都心滿意足
如何觀察? 首先先觀察嘴型是否正確:大部分,會漏風都是因為口風(吐出空氣的那個地方)沒有對齊吹口,所謂的對齊並不是要蓋滿吹口,而是你的口風要在吹口的『正上方』。如果你的嘴型是歪的,也是一樣口風對齊吹口。(也就是說你的人中不會對齊洞口,因為嘴形是歪的)!Ps. 但是,我不提倡歪嘴吹長笛,因為長笛無法發出最有效率的共鳴。
這是第一堂課開始的前十分鐘,解決多年音色的困擾!我們倆都心滿意足
如何觀察? 首先先觀察嘴型是否正確:大部分,會漏風都是因為口風(吐出空氣的那個地方)沒有對齊吹口,所謂的對齊並不是要蓋滿吹口,而是你的口風要在吹口的『正上方』。如果你的嘴型是歪的,也是一樣口風對齊吹口。(也就是說你的人中不會對齊洞口,因為嘴形是歪的)!Ps. 但是,我不提倡歪嘴吹長笛,因為長笛無法發出最有效率的共鳴。
相信你曾經聽長笛老師這樣說: 「嘴巴放鬆一點,太緊了!」 但放鬆的同時,聲音是不是也跟著"鬆"了、不扎實,沒有力量了呢? 或者,隨著放鬆,高音就吹不上去了呢?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嘴型的重要觀念。這個觀念源自於法國長笛家Moyse,他的The Debutante Flutist書中有清楚的嘴型圖解。借用裡頭一張圖片來說明
有一個長笛新技法兼練習方法就是"Throat Tunning" 我自己將它翻譯成喉嚨調音法,發明者就是我偉大的長笛老師-Robert Dick,學作曲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寫長笛現代曲時,第一個要參考的指法 就是Robert Dick的書 Tone Development Through Extended Techniques,Robert Dick發明了很多新長笛技法,連Grove dictionary都有記載他的豐功偉業,下面這個示範就是他著名的練習方法,我記得我大概有整整一年就是在練習這個 (真的要很有耐心..)
你有沒有發現長笛家三不五時會挑眉一下呢?今天就來揭開大家愛挑眉的秘密~這些特殊片段很有可能是樂曲的精彩片段喔!(真的嗎?都看到好多皺紋喔!~)在什麼情況下會挑眉呢?(可以上youtube搜尋聆聽這些影片)
1. Rampal
對不起 把你們伸舌照po出來,感覺好像壹周刊的記者把不雅照刊登出來一樣 為什麼長笛家要伸舌頭?其實伸舌頭可算是長笛音色改善的關鍵之一哩!看看我擷取到的畫面,幾乎每位擁有好音色的長笛家都可以找到這伸舌頭的畫面(畫面的下方有影片的資料,大家可以上youtube去看完整版)。伸舌頭也許只是在口乾舌燥後的習慣動作,但為什麼不是抿嘴、喝水而是伸舌頭呢?
艾曼紐帕胡德 Emmanuel Pahud
僵硬的身體會對聲音還有音樂性造成很大的傷害,身體跟著音樂移動“有可能”可以幫助身體放輕鬆,所以可以試試看吹時一會蹲、一會彎腰、一會墊腳尖的(拍謝!我現在肚子太大不適合示範這些動作)但不管怎麼動,都應該盡量的維持笛子和嘴巴之間的關係(大約95-100度左右)。以下就是我們練習的Crazy Movement~時鐘式的移動,吹的是帕格尼尼隨想曲的第二十四首主題,每吹一個句子頭就往右傾斜一下,要分配好距離好讓第一個樂段(前四小節)都分配在往右傾斜,頭上來時為後四個小節,以此類推。
Before-琬蓉吹奏長笛時,身體容易僵硬,導致聲音沙啞、手指容易卡住,這是我們還沒有做上面那個crazy movement之前的聲音
教材: Reichert-Tagliche Ubungen for flute, op.5 no.1
聽聽看下面這段修正前的影片,你發現了什麼呢? 除了手指不太熟以外,還有什麼呢?
記得以前讀博士班的時候,曾經有修過一門木管教學研究法。有一個作業是分析所有長笛初學教材的編排,包括新指法介紹的順序、吹法、呼吸、姿勢的文字解釋等等,自從做了這個作業後,受益良多,教學時也時時刻刻的注意學生進度的安排。雖然那次的作業攬進幾乎是全部的教材(英文),但是對於有中文翻譯的長笛教材,確實沒有認真看過。繼之前的文章,長笛的聲音可以看得出來後,我想特別用這篇文章,來記錄我教學的心得。自從回國後幾年來的認真觀察,我真的可以用看的來想像這個這個發出來的聲音大概會偏什麼樣的音色。當然,我有我最偏好的音色(即是最偏好的嘴型)。